傅培莓的愛家料理--餛飩湯
每週帶孩子去上鋼琴課時,
我都會在附近的黃昏市場採買一週的蔬菜(比起頂好超市便宜太多!),
上週五一踏入市場,
眼睛剛好撇見水餃皮叢林中的一包餛飩皮,
這讓我想起在彰化娘家和媽媽一起包餛飩的兒時回憶,
頓時內心無比喜悅,
如獲至寶般地馬上把這包餛飩皮放到籃子裡結帳。
適逢週六在桃園地區上課、週日又去南部地區上課,
南來北往的車程裡,
內心一直盤算著要和孩子們在我"月曜親子廚房"裡重溫我兒時的餛飩記趣。
今天下午孩子放學回家前,
我就已經熬著散發著陣陣濃郁的大骨湯,
孩子一到家,
我馬上示範備料。
首先拿出我在黃昏市場買的一百元豬絞肉,
剛好肉攤已經絞得很細了(最好請肉攤絞兩次),
如果是超市買的絞肉比較粗,這時就需要自己再剁細一點。
接著加入醬油膏和麻油先醃肉,
醬油膏要加多一點,
這樣才不會煮了餛飩湯之後,
吃起來只有白白餛飩皮味,
肉吃不出味道就太可惜了!
接下來的撇步是拿出一雙筷子以同方向轉圈攪拌二十次,
讓絞肉有黏性才會又嫩又好吃!
絞肉先放一邊醃著,
另一邊準備油蔥酥和青蔥,
油蔥酥一樣要打碎,
青蔥要切細後一起加入醃肉裡,
如果有扁魚片再切一點下去會更有味道。
備料完成後就準備要包了喔。
首先要讓餛飩下鍋後不會四分五裂的秘訣就是準備一碗水,
然後打開餛飩皮,
以指沾水在皮上畫一個圓,
再用筷子將少量的絞肉均勻抹平舖在圓裡,
以兩角相對的方式往裡折再壓緊。
餛飩包法有很多,
我是用最簡單、孩子也最好學的"金魚包法"(自創)!!
總之,因為有用水沾濕,所以煮時皮會黏住不分開,
第一次煮這樣就算成功囉!
之後有了成功經驗,大家可以再進階研究包法即可~
接下來就要開始煮囉!
煮另一鍋水先燙好青菜,小白菜或是其他顏色較青翠的蔬菜都可以。
燙好的青菜先放碗裡,撒入一點油蔥酥增添風味。
接著把餛飩分批下去煮,不要一次煮太多免得結成一團。
要讓金魚餛飩一顆顆分開,
等到小金魚一隻隻游上來就可以舀起放碗裡。
然後注入已經熬了好幾個小時的濃郁大骨湯,
最後撒上芹菜和胡椒粉這樣就大功告成囉!
如果怕吃不飽的人,
也可以加入麵條就變成餛飩麵。
加上貢丸就進階變成貢丸餛飩麵喔!
這裡要提醒大家的是餛飩一旦包好就要馬上下水煮,
這樣才不會黏成一塊。
餛飩也不能先包好放冰箱明天吃,
因為這樣一來明天皮會濕透,
一下鍋煮就會全部破光光喔!
所以此篇食譜的重點就是,
第一用筷子朝同方向轉二十圈製造出肉的黏性才好吃,
第二用手指沾水在餛飩皮上畫圈再抹絞肉才不會煮破喔!!
請大家用螢光筆註記在腦裡喔~~
看著孩子一邊呼嚕呼嚕地吃著幾分鐘前自己包的餛飩,
一邊哈著熱氣說好吃~太好吃了~跟阿嬤的味道一樣,
內心一陣莫名的感動!!
母親給我記憶中的好滋味,
我在餐桌上又傳承給了孩子!
有人問我,老師您煮飯是無師自通嗎?
我確實沒上過甚麼料理課,
除了在東京留日數年每日昏晨開伙琢磨出自己的味道外,
我想就是一份不想勉強自己吞下難吃食物的強烈執著和意念吧!
如今,煮飯是為了自己也為了家人的健康,
而這學期開始每週帶著孩子在親子廚房中煮食,
除了是讓孩子在繁忙的功課壓力下能夠有點紓壓外,
其實我也是為了孩子邁入青春期而作的準備--
瓦斯爐上的大骨湯熬著,
在食物香氣滿溢的屋裡,
孩子天南地北地聊著學校的趣事,
可以是在圖書館看到哪本書的心情分享,
亦或人際關係的煩惱事,
又或班上的新鮮事,
每週確保一點我和孩子可以溝通聊天的時間,
順便讓孩子可以動動手為家人準備餐點,
我想來自家庭滿滿的愛和幸福感將會是支撐孩子跨越青春動盪期的穩定力量!
(怎麼寫到這裡,自己眼角卻有點濕濕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