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媽咪問我鋼琴學費那麼貴,買台鋼琴更是所費不貲,為何沒讓孩子上幼稚園,卻選擇讓孩子從小學鋼琴呢?也許,鋼琴對很多人而言是兒時的痛苦回憶,但它美妙的琴聲卻又如此扣人心弦,這樣令人又愛又恨的東西,對我而言卻是我想讓孩子從小接觸的"好物"。
如果要問我為何想讓孩子學樂器,不是那種隨時可攜帶表演的小提琴,也不是一拿出來就嚇死人的大提琴,而又為何是要在特定場所才能展露一手的鋼琴呢?其實這要說到我自己,我自小便對鋼琴有無限憧憬,但因為家中食指浩繁,彈琴的願望一直未能實現。記得小學時老師在講台上彈風琴,而我也用粉筆在課桌上劃下一格格的琴鍵,手指頭在上面忽高忽低,隨著旋律亦快亦慢,假裝自己也會彈琴這是我小時候最樂此不疲的遊戲。長大後, 想彈琴的願望一直沒斷過,但也僅止於"願望",也不曾再往前踏出任何一步去實踐過。
心裡懷抱著這樣的吧"願望"一直到出國留學,並在異國組織家庭。懷孕時我作胎教最常聽的除了佛教音樂外,就是古典音樂了,尤其以鋼琴演奏為大宗。走過初期的害喜不適,在日本的待產的日子裡晨昏定省陪伴我的就是名家們的大師演奏。不知是不是日夜聽古典音樂的加持奏效了?女兒出生沒幾個月時,只要聽到電視上有古典音樂時都會自動轉過頭去,而且我們履試不爽。因此,等女兒再大一點,要和女兒一起學琴的想法在我心中萌芽。
一直到女兒四歲快五歲時,我幫她找了一個願意教這麼小孩子也願意順便教我的鋼琴老師,正如同我期待地,女兒很快地就愛上彈鋼琴,短短沒幾個月,她兩手合弦的速度已經超過了我,我也就一直卡在兩手無法彈不同的音而無法前進,記了左手忘了右手,不然就是右手影響左手,或是左手被右手拉走,連阿媽都說念佛經一邊敲木魚一邊敲鼓都會敲錯,這麼小的孩子彈琴要左右手彈不一樣的音真是太難了!
正因為自己曾經嚐試過失敗過,所以我在心中告訴自己不管孩子彈得如何一定要大大地稱讚她。孩子的心思單純,頭腦單一未分化,一次也許只能作好一件事,但是精神專一才能作到左右完美合手。這是我這個心思複雜、想法縝密且一次能同時作好多件事的大人所遠遠望塵莫及的。
就這樣,我的兩個孩子都在相同的年齡開始學琴,而且沒有上團體課,是直接從個別家教開始。一方面的原因是因為我是全省跑透透的授課老師,所以時間較不好安排,家教課對我而言最方便。另一方面除了是大家都希望培養音樂氣質的理由外,對我而言最重要的原因是我想提高孩子的挫折忍受力,也就是逆境指數。
何謂逆境指數呢?我想大家一定聽過智商IQ和情緒商EQ,但我覺得現代人普遍最缺少的就抗壓抗挫抗逆的能力。因此,逆境指數AQ又稱作挫折商或逆境商,它是指人們面對逆境時的反應方式,也就是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
試想在一個工作職場,受過一般普通大學教育的智商應該不會差太多,但是情緒商則是會大大影響同事間的人緣,也就是人和。甚至有專家認為一個人的成功是兩成的智商加上八成的情商與逆商來決定的。而逆商則影響著一個人能否在逆流中越挫越勇,且漸受主管賞識而擔當重任,當天時地利與人和兼備時,就能決定此人到底是只能倒倒茶水幫忙影印的"便利貼"?還是拖地打雜愛講八卦的"庶務二課"?亦或是漸漸展露頭角讓人不容忽視的"半澤直樹"了?
曾經不知在哪本書上看到一個孩子只要能持續學琴六年,這孩子抗壓抗挫抗逆的能力一定大大地提高。我相信學習任何才藝都有其辛苦之處,都需要經過不斷地練習才能克服,才能從中獲得不為外人道的成就感。但我看過許多孩子學琴的過程都是淚水相伴的,孩子沒堅持下去放棄了,以後我們應該也聽不到第三代孫子彈琴了。若要讓孩子堅持下去的,以後孩子翅膀硬了可能再也不碰琴了。要如何適當拿捏讓孩子用正確態度練琴而不逼迫,要如何用鑑賞與鼓勵的方式將練琴昇華成日課的興趣,這都在在考驗父母的智慧,而我陪著孩子走過四年多的練琴歲月,現在也還在摸索學習中。
但我更想表達的是琴常存在許多人的回憶裡是不悅的、壓抑的、甚至是恨之入骨的,但不可諱言地,它的的確確是個讓孩子培養挫折教育的好東西。鋼琴是所有樂器之母,自有相當的難度,但我相信幼年開始彈琴並能堅持下去的孩子,其挫折忍耐力及耐磨耐操的戰勝困難度一定會隨著年紀越大越堅毅。當然大家不用如同把孩子"打"進北大的鷹爸或高壓逼迫女兒彈琴表演的虎媽一樣苛刻育兒,在生命及遊戲中一樣能培養孩子認識挫折並戰勝挫折的能力。逆境指數越高,將來遇到挫敗後依然能鹹魚翻身的機會就越大,反之,逆境指數越低,則可能永遠只是一隻任人宰割的鹹魚罷了。
而何時讓孩子對"挫折"開眼?我認為是越早越好。雖說讓孩子對自己有十足的信心很重要,但根據我多年觀察孩子的經驗看來,自信過剩和自信不足同樣嚴重,讓孩子盡早看清楚---地球不是繞著自己運轉的---這是刻不容緩的大事!
留言列表